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专业解读
金融学专业以市场经济中的各类金融活动为研究对象,同时辐射到国民经济其他各部门,深度融合金融科技、数字金融等新兴领域,主要研究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金融市场运行与投融资决策、金融产品定价及风险管理、金融机构经营管理和金融宏观调控等。本专业经过多年发展,打造了基础宽厚、开放交叉的课程体系,形成了协同育人、强化实践、重视能力的专业特色,毕业生有较强的适应性与较宽的择业余地,就业主要分布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以及金融监管部门和大型企业,部分毕业生已成为行业骨干,展现了较强的职业发展潜力。
专业优势
本专业建于1995年,2010年获批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11年拥有省级应用经济学实践基地,2012年拥有国家级应用经济学实践基地,2014年获批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8年获国家级及省级教改奖项,2019年获批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2020年拥有省级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2022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3年获批省级数字经济现代产业学院,2024年获批省级数智金融现代产业学院。拥有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重点基地和沈阳市经济社会发展基地多个。
本专业获批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技项目3项,省市级和企业委托项目68项,获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辽宁省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三等奖2项。本学科教师出版专著13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60篇,其中CSSCI刊源论文21篇,SCI检索论文10篇,EI检索论文16篇,多篇咨政建议被中央、省委及市委领导批示。
师资力量
本专业专职教师分别毕业于天津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知名院校,近8成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本专业还聘任校外知名专家和学者为专业兼职教师,开展讲座或实践教学指导工作。
专业特色
本专业突出工金融合,打造工金型金融人才。依托学校以工为主,紧密契合区域经济特点,以微观金融为优势方向,构建重交叉、强应用、讲实践、求创新的工金融合培养模式。创建321模式,培养应用金融分析师。遵循金融以实践为本,融入全球视角金融分析,构建“三个体系、两个计划、一个基地”321模式为支撑的体系。
科研实践
本专业课外科技活动比赛丰富多彩,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国家级、省级一二三等奖百余项。
国际化
30%教师具有半年以上出国访学、研修经历;3门专业核心课、1门专业选修课和1门跨专业选修课采用中英文双语教学;接收外国留学生攻读学位数量不断攀升。
就业情况
主要就业方向有金融行业(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公司金融和管理工作、政府部门从事金融和财税管理工作、创投机构、高等院校等。